首页> 健康 > > 正文

打赢“脑部遭遇战”,助力脑动静脉畸形患者成功摆脱疾病

2023-08-30 16:47:45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8月28日,刚做完Ⅴ级脑动静脉血管畸形治愈性切除手术的余先生已经可以下地在走廊行走,恢复情况良好。他的主刀医生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杜世伟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余先生手术之后没有新发的神经功能损伤,功能一切正常,基本可以说他已经摆脱了这个疾病。”

8月28日,余先生在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走廊行走。受访者供图


(资料图)

患者11次介入手术后又进展

今年32岁的余先生16岁就发现了脑动静脉畸形,在过去的16年里,他在外院一共接受了11次介入手术,然而2022年的再一次脑出血让他留下了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走路一瘸一拐,一侧手臂活动不便,说话语速变慢。

“脑动静脉畸形是导致年轻人致死致残的常见神经系统疾病,而且这个病有‘先天疾病、后天进展’的特点,所以就像‘不定时炸弹’一样,只有将畸形血管团完全闭塞或切除,才可能实现临床治愈。部分性介入栓塞并不能根治这个疾病,病人仍然随时都有脑出血的风险。”杜世伟表示,在他接触过的病人当中,像余先生一样的患者并不在少数,“尤其是一些年轻女性患者,孕期畸形出血的风险对她们的妊娠生育来说是非常大的安全隐患,让她们身心都备受煎熬。”

脑动静脉畸形可分为I-V级(Spetzler-Martin分级),级别越高,治疗难度和风险越高,治疗手段主要包括介入栓塞、手术切除、放射治疗,“而Ⅳ、Ⅴ级畸形由于治疗难度巨大,风险高,甚至一些类型是根本无法治疗的,安全治愈高级别脑动静脉畸形一直是临床治疗的难题。”杜世伟解释,“但实际上,由于长期受疾病的折磨,这类患者对于疾病的治愈需求非常迫切,他们的生活质量也急需获得改善。”

“16年来,我最希望的就是能摆脱这个疾病,我从没停止过与它的对抗,所以这次我决定彻底解决它。”回忆起8月21日的手术谈话,余先生这样说,“我知道手术风险很大,但是这份能够治愈的希望对我来说非常宝贵。”

这是一场顶级“脑部遭遇战”

余先生的脑动静脉畸形分级是此类疾病中的最高级,通过前期11次的介入栓塞没有将其治愈,畸形团的构筑发生变化并逐渐进展,所以无论是对医生还是患者来说,实现治愈性治疗都是一场顶级的“脑部遭遇战”。

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杜世伟进行脑动静脉血管畸形手术。受访者供图

杜世伟团队采用分期栓塞联合手术切除方案,将介入栓塞对血流的控制放在与手术平等的位置。“我们的理念就是,通过分次分阶段计划性最大程度栓塞,将高流量畸形团变为低流量畸形团,让畸形团周围长期血流低灌注的脑组织逐步适应治疗过程中的血流重新分布,为最终的手术切除做出最充分的技术铺垫和安全保障。”

介入栓塞和手术切除由同一人完成,虽然对医生来说责任风险更大,但如此以来可以找到栓塞与手术的平衡点,实现‘1+1>2’的效果。“对于累及功能区的高级别动静脉畸形,我们借助多模态影像重建、电生理监测、术中超声等手段,最终为实现最大安全下治愈性治疗提供保障。”

“我们经过大量临床积累,探索出了这种治疗理念,过程很不容易。每次手术前的时候病人天天跟你哭,手术之后看你笑呵呵的、嘴都闭不上,那种变化非常大,这让我觉得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杜世伟说,“无论是理念还是技术的创新,我认为最大的意义就是,能给一些病人提供一种可能性、一种选择、一种希望,对病人来说,希望和氧气一样重要。”

(运营:周欣雨)

标签: